通常大家对于夹具的理解,它是辅助机床加工的,把目光仅限制在工件夹紧就可以,不需要特别精密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家对夹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刚开始在机械加工过程中,大家觉得机床性能高,便能加工出好工件;后来发现还需要好刀具,才能把机床效益发挥出来;比较后才体会到,对于单机来讲,机床、刀具、夹具在加工要素上缺一不可。
随着机床技术向高速、精密、智能、自动化、环保等方向发展,夹具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自动化、高效、环保。关于环保,一方面,夹具报废率的降低就是一种资源的节约,另一方面,夹具设计日趋简单,有效减少了重量和体积,驱动起来将更加节能。
目前在机械加工行业,推行自动化成了困扰生产与集成系统商的主要问题,实现无缝衔接,即在精加工、工件上下料的时候,怎么匹配自动化的夹具。过去通常采用人工装夹,人的柔性很强,所以设计夹具时,考虑得比较多的是怎样有效地、稳定地夹紧,并且夹具的发展一直局限在机械加工范围内。
如今自动化的发展成为趋势,夹具不仅仅着眼于加工用的夹具,同时也是搬运、清洗、装配和检验过程不可或缺的工装。因为在自动化优先域,机械手本身就是一个夹具,只不过这个夹具在功能上的侧重点不一样,实际的操作则是异曲同工。但无论是桁架机器人,还是关节性机器人,都会有一定的定位误差,不可能像人工操那样根据工件形状、机床的设置等具体情况做出及时的柔性调整;这意味着,传统的夹具设计思路和习惯需要根据自动化需求作彻底的改变。
高效的夹具成为当前夹具行业的热点话题,但如何提高夹具的效益,让其与机床的效益进行匹配呢?高效的夹具集柔性、精密、高效、简单于一身,这四个特性看似冲突,实际上又很合理。对于夹具设计而言,不是越复杂精度就越高,因为从公差的角度来讲,配合部件越多,精度控制越难,不稳定因素会增长很多。用简单的方法实现高效、精密、柔性的夹持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。
(文章来源于网络)